最普遍的鸚鵡-虎皮鸚鵡

虎皮鸚鵡(Budgerigar)屬於小型鸚鵡;世界是最為普遍的鸚鵡之一,虎皮鸚鵡適合第一養鳥的新手選擇,飼養上容易上手,所以對第一次接觸鸚鵡的新手相當適合,在鳥展上也常會有虎皮鸚鵡的蹤影;虎皮鸚鵡又稱為嬌鳳、石燕、鸚哥、阿蘇兒、長尾戀愛鳥等別名,虎皮鸚鵡因為身上的斑紋跟老虎斑紋相似,所以才有虎皮鸚鵡的名稱;在香港地區,虎皮鸚鵡被稱為彩鳳。

虎皮鸚鵡分布與生態
虎皮鸚鵡源自於澳洲內陸地區;原為野生鳥種,因為喜歡群聚,所以再野外經常可以看到牠們結群一起覓食或是活動,因為很早就開始人工飼養虎皮鸚鵡,加上繁殖容易,讓虎皮鸚鵡很快的成為寵物鸚鵡;1840年時,英國某個博物學家將虎皮鸚鵡引進英國地區,過沒多久就開始大量引進虎皮鸚鵡,讓當地開始有大型的鸚鵡市集出現,而英國是最早開始飼養虎皮鸚鵡的地區,;1850年,虎皮鸚鵡的羽毛色逐漸開始被改良,因為當時有許多培育家將虎皮鸚鵡的顏色改變得跟原生種不一樣;1900年,因為基因工程的突破,讓虎皮鸚鵡的品種更加多樣化;英國地區培育出比原生種體型更大的虎皮鸚鵡,牠的頭和胸部也較大,胸口前的圓斑點較圓,身軀羽毛顏色也較為鮮明,個性比一般的虎皮鸚鵡來的不活潑,但在鳥展上常常會出現,這種虎皮鸚鵡被稱為大頭;另一種跟野生虎皮鸚鵡體型大小差不多,是由美國所培育出的品種。
外觀
虎皮鸚鵡的身長大約十八公分到二十五公分左右,外國的品種會稍大,而國內繁殖的品種較小;體重大約四十公克左右,會因為品種的不同,體重也會不一樣;面頰下方各有一個橢圓形的紫藍色斑點,頸部有一圈類似圓形的黑色斑點,胸口以下的部分不具有橫狀斑紋,在背部及頭部有橫狀斑紋,足為對趾足,可利於抓握東西,啄有倒鉤;雄鳥的蠟膜(嘴巴基部)為藍白色、藍色、深藍色等顏色,蠟膜為藍色時可能處於發情期,而深藍色可能處於老年期;雌鳥的蠟膜為肉色、淡肉色、薑黃色,蠟膜為淡肉色時可能處於發情期,而薑黃色可能處於老年期,不過雛鳥期的蠟膜都是淡藍色;虎皮鸚鵡分為:波紋型,身軀的羽毛顏色及斑紋與原生種相似,背部及頭部都有黑色橫斑紋,羽毛顏色有黃色、綠色、藍色等顏色,是目前國內最常見的虎皮鸚鵡;淡色型,分為上半身為黃色搭配腹部為綠色,及上半身為白色搭配腹部為藍色,兩種不同顏色搭配的虎皮鸚鵡,在翅膀部分同樣有黑色橫斑紋;玉頭型,分為兩種類型,一種為頭部白色而其他部分為淡藍色,另一種為頭部黃色而其他部分為綠色;另外還有白子虎皮鸚鵡及黃畫虎皮鸚鵡等不同型態。
個性與飼養注意事項
虎皮鸚鵡的個性乖巧、活潑好動;從小開始養起會較為親人,而雌鳥會較兇,雄鳥則較為溫馴;虎皮鸚鵡不適合與其他類的鸚鵡合籠,適應能力強;可以學習一些簡單的語言,早期的虎皮鸚鵡的學習力較強,後來因為人工飼養的關係,可能造成模仿能力下降,但只要耐心教導,還是會學會簡單的語言。
虎皮鸚鵡的壽命大約七到十二年左右,大致上平均壽命為七年,到人工飼養有可能會長達十二年,甚至更久的時間,要視健康狀況而定;體質強壯,喜歡啃咬木質類的東西,所以盡量不要使用木製籠子。
您也可以參考:虎皮鸚鵡的飼養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